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20 世紀西班牙著名的教育學家 José Ortega y Gasset(1883~1955)在其著作《大學的使命》(Mission of the University, 1946: 32-33)中曾提到,大學的功能主要有三:一、擘畫高深學術研究的專業人才教育體系,二、培養民主社會中的領袖和新科學家視野,三、傳遞生命所需之文化教養與藝術薰陶。大學的教育功能除了培養「專業」(Professional)與「專才」(Specialist) 外,一般性的文化素養(General culture),亦即「通識教育」(General education)或「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也是大學教育的重要目標。

 

  2007 年 5 月美國哈佛大學(Harvard University)做出三十多年來最大的課程改革,即計畫以一套新的「通識教育課程」 (General Education Program)取代現行的「核心必修課程」(Core Program);新通過的通識教育課程分成八個領域: 一、美育與解釋性的思維(Aesthetic and Interpretative Understanding)二、文化與信仰(Culture and Belief)三、實證與數學推理(Empirical and Mathematical Reasoning)四、倫理推理(Ethical Reasoning)五、生命系統之科學(Science of Living Systems)六、物理宇宙之科學(Science of Physical Universe)七、世界諸社會(Societies of the World)八、世界裏的美國(United States in the World)。 作為世界頂尖的學校之一,哈佛大學動見觀瞻引領新世代的教育理念,此次的變革,校方因應時代的轉變,希望新課程能以「提升學生公民參與的程度,有效因應社會變化,深切了解一言一行背後的道德意義」為目標,期望培育出來的學生更能成為國家甚至世界級的領袖人物。

 

  成立於 1891 年的史丹佛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因為該校獨特、明確的創校理念,加上強調不斷創新與接受挑戰的辦學精神,形成了獨樹一格的史丹佛傳統,與引領世界大學教學的革新方向,特別是其「設計思維」(Design thinking)課程,鼓勵及引導學生創新及獨立思考能力,並透過腦力激盪,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帶動了許多著名院校仿效開設,可說是培育創新人才的典範。約從1960年代開始,史丹佛大學設計學院(D. School)學程就專門招收來自學校工程、機械、人文、商業、醫學等各個學院不同專業領域的學生,進行跨領域的合作,學生共同討論、激發新的構想,學程為期 1-2 年,由各個長短不同的課程組成,每年度在此學程就讀的學生約有 600 人以上。

 

  大學實驗教育會被稱作具有「大學」的性質,並不是學生年齡只要滿18歲念的學校就稱作大學,而是具有大學的理念。大學本來並不是職業技術教育,牛津大學紐曼(John H. Cardinal Newman)覺得大學是一個提供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的環境,重點在繼承文化來傳授學問,在過程裡模鑄學生的性格,使得學生畢業後能成為博學多聞的君子;柏林大學洪堡德(Von Humboldt)則認為大學教師的首要任務是自由從事於知識的創發,學術研究的前瞻發展實屬大學經營的工作重點。紐曼與洪堡德兩人表面的主張雖然南轅北轍,卻共同被視作近代影響大學理念最主要的教育家與實踐家,歐美各大學的辦學常視作圭臬。

 

  但,今天台灣究竟有幾間大學能不屈就於現實,果真按照這些理念來經營校務工作呢?尤其洪堡德並不是要大學將學術研究成為發展經濟、增強國力或個人利益的工具,他覺得政府不應該要求大學來達成國家直接的目的,政府應該相信大學如果能完成自身終極目的,就能同時達到國家的目的,而且是更大格局來達成。洪保德本身很重視人文精神,其主張的學術研究與通識教育不但沒有對立,反而相輔相成,徵諸現在台灣的大學在教育部的政策指示裡,普遍大幅傾向於產學合作與學用合一,讓大學已完全變成大學生職業訓練的場所,因此,大學辦學的困境就體現在大學已長期被國家整體發展的計畫性思維給綁架。

 

  大學如果無法尊重並成就每一個青年完成自己想完成的生命,大學實驗教育就應該獨樹一幟,提供給學生自主學習來完成生命價值的機會。教育部統計處指出逐年攀高,這其間到底有多大比例的學生,最終因「志趣不合」寧可休學或甚至退學呢?面對當前的大學不再肩負大學的實質意義,大學實驗教育要獲得長遠發展,更應該落實大學理念,恢復成名符其實的大學。因此,本校希望取法於辦學有成之名校,以及因應世界潮流之趨勢,鼓勵跨領域專業的互動合作,從不同的專業、不同的領域、不同的思維模式,相互激盪、合作,以便解決問題、突破現況、開創新局等,已是臺灣創新人才培育的重要方向之一,更是現代教育的顯學與重要的方法。